《黄河泥沙》系黄河水利科学技术丛书之一。黄河泥沙举世闻名,这部专著集中总结了黄河近半个世纪来的泥沙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,内容丰富,资料翔实,充实了泥沙理论宝库,是一部精品佳作,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作用,对治黄事业是一大贡献。
从全面来看,该书总的框架结构合理,逻辑性强,重点突出,论述有据。在内容上,首先抓住了黄河治理开发中泥沙研究的战略地位,充分说明泥沙问题的研究在治黄中的作用,而实践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,可以说治黄的关键问题是泥沙。三门峡水库及下游低水头枢纽工程的失败教训,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泥沙问题在治黄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。
在探索黄河泥沙规律、特性、治理方法各章之前安排一节“总论”,也是非常必要的,特别是对“历史和现状”作了非常简练的概述,使读者对黄河泥沙问题有个概要的了解,也起到导向作用,还可与现代所做的成就对比,更加使人了解近半个世纪的成就巨大,科学技术进步。对“现状”的分析,很客观、公正、科学地概括出其三个特点,也很实事求是。如“黄河泥沙问题的研究”是“严格建立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之上”的论断,会令人信服的。再如“黄河泥沙问题影响”“涉及的国民经济部门显著增多”以及“国民经济发展加深了泥沙问题的严重性”等等,指出了泥沙问题在黄河流域开发治理中的特殊地位,更进一步论述了泥沙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,以及在治黄中所起到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,这在“黄河泥沙问题研究的进展”中也作了很全面的论证。在国际上这样系统、完整地把一条多沙河流的泥沙问题研究成果总结出来并不多见。
对于该书,还有两部分需要特别提到的,一是高含沙水流,二是研究方法。前者既是黄河泥沙研究中更具有特点的同题,也是难度极大的问题。在一条河上,一场洪水的最大含沙量高达1500-1600kg/m3,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。但通过原型观测和室内水槽试验,对黄河高含沙水流运动机理及其特性的掌握,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。例如“浆河现象”、“揭河底现象”、“河宽束窄现象”等等,还有高含沙水流长距离输送问题,都取得重大突破并有新的发现。黄河高含沙水流研究填补了泥沙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。这是泥沙界公认的一大成就。该书也作了很好的归纳、总结、提高。
“研究方法”,作为一节进行系统总结,是十分必要的,对今后研究工作有很实用的价值,更有指导意义。所归纳的四条:“已建工程类比”、“原型观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”、“数学模型计算”和“河工模型试验”等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,而且是缺一不可的,它们是相互补充的方法,这是泥沙界取得共识的科学方法,该书作了精辟而充分的肯定。在“黄河泥沙模型”中,对泥沙运动基本规律、数学模型研究、物理模型试验等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总结,比较完整地将上述方法的关键技术作了分析比较,探索了一套符合黄河泥沙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和数学计算方法。这也是很宝贵的成果。
综上所述,该书较全面、系统地总结了黄河泥沙研究成果和治黄的过程,对泥沙问题也是一个学习、认识的过程,我们付出了巨大学费,获取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功。特别是黄河治理开发程度如此高,黄河水沙几乎“吃光喝尽”,在社会、环境与生态、经济三大效益上,泥沙研究成果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。